您所在位置:首页>起名知识 >西周官学的基本特征

西周官学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4-12-31 05:09:05文章类型:原创文章
起名头像
方圆起名网林大师
资深起名专家

西周官学的基本特征

孟子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正点出了夏商周的政治体制。国度就是阶级分化的产物,国度的建立者成为了贵族,是统治阶级,而其他也就是平民,是被统治阶级。

为了巩固统治,贵族创造学校,用来教育贵族子弟,提高贵族的治国能力水平。而平民是无法接受学校教育的。因此,夏商周时期的教育都是贵族垄断的官学,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成为其较好基本的特征。

所谓官师合一,就是各个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授者都是各级的官员。太师、太保、太傅既是国度大臣,也是太子的老师。国学的主持者是大司乐,是国度的礼官,负责祭祀与典礼之事。

大司乐之下有小乐正、大胥、小胥、大司成、籥师、籥师丞、太傅、少傅、师氏、保氏等各级官员,他们也同样是国学的教师。

夏商周并没有老师这个行业,“师”这个名字来源是师这个武官,他们也负责军事训练,相当于教官,久而久之,人们把教育工作者都成为“师”。

西周官学的基本特征

西周官学的特征:

①学术官守,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決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

②政教一体,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③教师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师合一”。

④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⑤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

⑥培养治术人才,西周官学的施教对象是各级贵族子弟,目的是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展开剩余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