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五行、阴阳,不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所发明。天干地支较好早出现在殷朝中期,自甲骨文上了解,表示十进法为周期的十干以及十二进法为周期的十二支,所组成的六十干支,在殷朝已经应用于代表日或月。五行说和阴阳说起源于极早期太古时代,但到汉朝才融为一体,成为“阴阳五行学说”。干支、阴阳、五行,均源于不同时期,独立、相关而后相融。形成非一朝一夕,渐进疏精而成,是当时的相对较高层学者、思想家智慧的结晶。
金木水火土的由来较好早应该是西周末年出现的,中国人很可能是金木水火土较好早的发现者。但相生相克应该是成型于战国晚期。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而且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这一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所构成的。
古人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用金木水火土大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