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
释义:动词
(1) (形声。从手,丞(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2) 同本义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
(3) 救济;援救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拯,汉语常用字,读音zhěng,较好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向上举;引申含义为援救,救助:拯救。拯的常用组词为拯弊。包含拯的常用成语为扶危拯溺。
“救赎”二字。英文单词是个宗教性的词语,有当铺之意,当铺就是典当物品换钱,用钱来救赎。
钱在古文中通常是用“金”字来表达。所有古文中“金”字代表救赎。有救赎意思的字就是金